偶然“伴绿”岁月小品
发布时间:2018/03/10 阅读次数:6726
作者:mar2nd
一、无巧不成书
人生何处不相逢,无巧不成书。一生会遇到无数的事,无数的人。他们或许和你擦身而过,没留下一片云彩;又或许他们的出现,会是你一生的命中注定。对我来说,一辈子的时间太长,我还没资格去回忆,就先侃侃我这三十年中的小*曲。那是记忆中时隐时现的若干片段,把它们穿连起来讲给自己听听。
“呦,是你?!”
“切,可不就是我嘛!”
就像歌词唱的,十年之前我不是认识你,你不属于我…十年之后,我们是朋友,还可以问候…那是06年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早晨,有晨练习惯的我,巧遇了同样有晨练习惯的你。
“你也出来跑跑?”我说。
“我从中学就这样,别跟我学哈。”
“切。。。一起呗。”我又说。
“随便啦,别跟不上我。”
“。。。”
晨练的时间是短暂地,该各回各家啦。可能是遇见的太没难度和意外,所以也就没留什么联系方式,再者谁晨练还带着手机和记录本。毕竟只要还晨练,总还会“巧遇”的。可没想到从那后,就再没见过面,只在QQ上聊过近况。我后来因为公司外派出差半月,她则去当了北漂。估计北京某大学的*场上,多了一个非在校学生。
二、刚好“撞见”你
时间回到1996年,那一年发生了许多大事。国内:全国人大批准了《国民生活物质和社会发展“九五”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》;纪念长征六十周年;台海局势愈演愈烈,逐步恶化。。。国外:英国科学家宣布用母羊的胚胎细胞“克隆”成功了第一只克隆羊;第26届奥运会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。。。可这些都和我关系不大,这一年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有两件。其一,我小学毕业升上初中。其二,我认识了我目前为止最铁的-培哥们。经过半个月儿戏一样的军训,初中三年的学生生活开始了。
我的初中同学,现在的铁哥们儿-剑培。由于父母工作都在一个系统,所以我俩认识,熟悉,铁也是必然的。一起上学放学,一起逃课打ps,一起在马路上踢矿泉水瓶子。。。
那是96年冬天里,同样是普通的一天。中午放学回家的路上。我,培哥们儿和另一个同学小彦子,走在天天回家都走的路上。在那个必经的十字路口边,发现了三五个穿着临近中学校服的女生,她们在等信号灯?或是凑一起开玩笑?这和我也没啥关系,我只是看见了她,和我差不多的身高,身着的校服配合着她的纯真,标准的学生马尾辫,俏皮的齐眉穂,清秀的面容,两个浅浅的酒窝总是若隐若现。。。脑中突然塞满了两个字-美女。
正在我视觉细胞活跃及满足时,初次巧遇的故事悄悄开始了。事后得知,培哥们儿和小彦子早就发现了我对她的注目礼,并在默契中策划了这个小阴谋。就在我从她身边走过时,一股突然且巨大的力量把我推向了她。由于毫无思想准备我扑向了她,怕撞倒她,下意识的把她拦腰抱住。那短短一秒,我们贴的很近很近,我看着她,她盯着我。她睫毛好长呀,眼睛那么亮,还眨巴了三下。这香味蛮熟悉的,擦的啥油油啊。。。我的地呀,这时候哪还有功夫想这些,我迅速抽回了胳膊,惯性还是让她退了两部。尴尬,快跑,那一刻我明白了“落荒而逃”的释义。
三步开外,我觉得就我这起跑,如果跑下去,绝对能创造百米个人最好成绩。。。
“梁壮。。。干什么呀你!”她喊到。
我咋然停止傻站在那里。寻思我还没出名到路人皆知我名的地步吧,虽然是美女,也让我的虚荣心得到刹那满足。
“认识你?”培哥们儿问。
我摇了摇头,表示茫然。我转回头,指了指自己的鼻子问: “你认识我?”
“。。。我怎么会认识你。。。”
“那你叫我名字?”
“我说别乱撞,干什么呢。嘢,你叫别乱撞!”她说完,几个女生笑作一团。
无地自容至此,还是跑吧。一声她们未必能听见的“对不起啊”,转身跑了。
那天以后,我发现我和她经常会在上学放学的路上相遇,我断定我们应该住的不远吧。一天一天,一周一周,一月一月,直到我们在路上看见彼此会点头微笑示意,至于哪天这样的,我们都记不清了。虽然没再说过话,但觉得彼此应该算是熟悉的陌生人。
三、同学?同学!
时间就在日复一日中流逝,周一至周五机械重复的上课下课,上学放学;周六周日没头没脑的做作业,补习班。如果不是偶尔能在熟悉的路上碰上熟悉的她,还真没点啥新鲜事。回想起来,初中三年的记忆空白了,别说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,连值得一说的美事都模糊不清。我们被学校和家长思维控制了,满脑子的学习,中考。学习是为了中考,中考是为了上好高中,上好高中是为了更好的学习,更好的学习是为了高考,高考是为了。。。貌似这样的逻辑是我最早理解的真理,因为这是普遍认知和正确的理论。
反推回去,要。。。就要。。。,要考好中考,就要好好学习。为了更好的学习,我用仅有的课余时间上了各门功课的补习班。我想大家都是这样,因为每个补习班人都不少。初中三年级,那个最后的冲刺时代,更是暗无天日,补习补到骨头里。我和培哥们儿,还有同班同校的十几口子同学,一起参加了邻居学校一优秀教师开班的英语补习班。
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早晨,我们坐在陌生教室等待那个大牌的老师来上课。互相先聊着班上谁和谁关系暧昧,某某老师更年期提前发作脾气狂躁,某某同学被社会青年劫道劫钱。。。乱七八糟,无奇不有。这时教室门开了,以为老师终于来了的我们突然安静下来。可从门外一连串走进十来口子本校学生,看来他们也是来参加补习的。因为他们都还穿着本校校服,所以我们知道他们是主场的。一看不是老师来,大家又开始继续刚才的话题,加上新来的同学们,嘈杂声顿时提高了一倍。可我从她进来的那一刻,目光就没再离开她-熟悉的陌生美女。
她真的很喜欢穿校服吗?是吧,因为周末她还在穿。
她真的穿校服好看吗?必须的,因为对她来说衣服是绿叶。
她真的是那么美吗?非常肯定,因为美需要解释吗-美丽不解释。
真的又会是她吗?就在我眼前,因为我和她总是有意无意的相遇是缘分。
许是一进教室她也看见了我,愣了一下,然后非常淑女的缓步走到了我旁边的空位坐下,对我笑了笑才和她的同学聊了起来。长达一分六十秒我才魂魄归位,也极不自然的和同学搭话。
“我说,你俩够路窄的呀。这同桌都坐上了,还想怎么整?”培哥们儿捅了捅我小声刺闹我。
“我这脑子有点懵。。。”
“不打个招呼先?”陪哥们儿看着她却对着我说。
“她不会喊抓流氓吧?你忘了,她什么都能喊出来。”我可没忘了我那无地自容的惨样。
“抓你和抓流氓有本质区别吗?”培哥们儿阴险的笑。
“。。。。。。”感觉后背,阴森恐怖冷。
教室门又一次打开了,那老师虽然姗姗来迟,但毕竟总算来了。没有多余的废话,直接上课。由于是头一节课,点名数人数还是要进行一下的。
“张三,李四,王二麻子”。。。“到!”
我在等,等她喊到,开始有点后悔刚刚没有主动去问她的名字,少了一个搭讪的好理由。
“凌雯”
“到!”她声音有点小,不似我印象中的那个声音。她就在我旁边,我看着她,心里说:
“终于知道你名字了。”
她也看着我,好像说:
“该你了,到底看看你会叫什么。”
“不如先猜猜的?该不难猜吧”
。。。。。。
“梁壮”
“到!”我很大牌的脸都不回的回答到。
好了,我们俩“认识”了那么久,终于真正认识了。毕竟以后见面可以打招呼了,因为我们也算是同学啦。
“同学,上学去?”
“同学,你不也是吗?”
“那回见啦。”
“别再走路横冲直撞了,乱撞同学。”
“。。。你。。。”
四、初心,不能忘?
浑浑又噩噩,日子一天天过。眼睛一闭一睁,初中三年过去了。留下的回忆平淡而模糊,好像一场没有原由,没有过程,没有结局的梦。凌乱的片段里熟悉的,陌生的人,共同演绎了一场闹剧,直到累了醉了,醒来才发现,已经抓不住昨天,也没准备好迎接明天。总之终于到了要和这些说拜的时候了-中考。耳边又回想起那些唠叨“人生的第一个分水岭啊……”,“打好基础,高中就轻松了……”。反正中考前耳朵听不完的絮叨话,脑子塞满了三角函数和唐宋元明清,写字写到手抽筋,看书看到冒金星。
1999年,凭着不高不低的中考成绩和一定的艺术特长,我顺利的进入了高中。培哥们儿去了他更想去的职高,学习厨师专业,我想着这以后聚聚不愁吃喝了吧。报到,分班,领军装,军训……仿佛初中开始时的升级版。升级版?因为我们都长高了;脸上少了点稚嫩的笑容,多了点淡定气质;儿戏的军训愈发正规,教官更为严肃认真;同学相交开始花点心思,不再痴玩傻笑就是朋友了。
高中学习就这样开始了,高一是基础阶段,分班不分文理艺体,所以我们这些所谓的艺术生,还都散落在各个不同班级。可以说,和高一的同班同学几乎无话可聊。聊学习,我没兴趣;聊绘画,他们没兴趣。还好,还有她。
开学一个月了,我竟然还有叫不上名字的同学。这不能赖我,大家都一样吧,算着一天记住一个人名,一月也不过30个。可我在的班级人口多达63人。一天认识俩,还富裕仨,扩招后遗症—乱,晕,挤。记不得是哪天,下课铃声刚响,我冲出教室只为了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。像平常一样在二楼护栏探出头,享受的呼吸着。我发现我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聚焦,又会是她!马尾辫没了,取而代之的是平齐肩,发根微微的向内自来卷,整齐而俏皮的斜留海,自左至右遮住了半边左眼眉,小酒窝依然存在她微笑的脸旁。校服整齐而合身,不管是哪身校服,穿在身上都不过是她的衬。她好像比我还要早的就看见了我,抬头笑着对我大声说:“又琢磨着撞谁呢?”
“我晕,怎么哪都有你。你也考到这来了。”
“你那么费劲才能来,我肯定轻松就上啦。”她声音很大,像第一次喊我别乱撞一样大。
“凌雯同学,你好啊。这下可真是同学啦。”
“是呀,悲哀呀……呵呵,再聊吧,‘别撞’同学,要上课了。”说完还是挪着淑女步走回教室。
“……这人,老揭人短。”我心想。不过想想,我们之间好像只有这件事是我们的独家记忆,哪怕只说一个单词,就能彼此明白,会心一笑。
本以为距离如此近了,大家会经常见面,会更进一步了解彼此。可事与愿违,高一的学业由于要完成几门会考,变得过于繁重,上课下课晚自习安排的满满当当。高中开始搬了家的我,也不可能会在回家的路上和她偶遇。因此,我们见面的机会并不多,只是在有课间*的那个大课间,偶有机会随意聊上几句。大部分时候就是相互调侃,开开玩笑。没有实际内容,只是轻松的几句问候和玩笑,给紧张郁闷的高一生活带来些许活泼气息。
这一年过的很快,快到感觉军训的紧张疲倦就在昨天,而今天就要上高二了。地球进入公元2000年,我也迎来了高中二年级。新千年新气象,高二开始对照文理和艺体重新分班级了。作为一名绘画特长生,我顺理成章的进入了年纪艺术班,结识了一群艺术特长生。更深切感受到高一一年简直是虚度青春,第一次体会到找到组织的欣悦,同时也在寻思着,凌雯会选择文科班还是理科班呢?答案在分班的第一天就揭晓了,她分在了普通文科班,和我同楼层,中间只隔着一个班而已。还好,是个文科女,还能聊的来。要是个理科女…以后聊天会不会从抛物线起头,聊到重力加速度呢。
如果说艺术生的感情都是丰富的,那么我的早恋也是必然的。高二这一年,我开始了我历经三年的初恋,只是恋爱的对象并不是凌雯。
。。。时间跳跃。。。
时间:高二第二学期零一个月
地点:学校车棚
人物:凌雯和我
动作:开锁推自行车
。。。。。。
“你和她什么时候开始的?”
“几天前。。。”
“你们认识多久了?”
“从分在一个班,就是同学了呗。”
“切,我是说加深认识,就是有好感啊。
“呃,几天前。。。”
“谁追的谁?”
“日久生情。。。”
“总有个先说喜欢的吧?”
“好吧,是我。”
“。。。。。。”
“我们都是学美术专业的,你也是啊,你们肯定会聊的来的。”
“她会和我俩一起去那学画吗?”
“应该不会吧,她一直在别的地方学,挺固定的。”
“还好。。。”
“什么?”
“没什么,走吧,一起上课去了。”
“嗯。”
终、感情的最终幕
有些人变成了旧友,偶尔聚会喝个茶谈谈天说说地便已足够。一些人变成知己,曾经牵过的手以另一种方式陪伴彼此的人生。还有的大多数人,他们终于失却了彼此的音讯,在往后的时光里,仿佛生命里都从不曾遇见某个人一般,一段记忆埋在了时间的灰尘里,不再提起。
最终还是怀揣着一点遗憾与一点回忆,在每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,过着自己普普通通的生活。
爱情最动容的一刻,永远只有第一次对彼此说我爱你的时候。
这一刻,倘若没有足够的缘分,无法拉长成永远。
而缘分,配额真的太少。
相爱只需要时机,在一起需要很多运气。
也许会在听到某个熟悉曲调时想起许多事情,也许会在和老友聊天时装作完全失忆,也许会在某个特定的日子习惯默念生日快乐,也许在整理旧物时不发一语。
但除了这些,也不会有再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