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笔无题 一篇来自远方的报告文学
发布时间:2018/05/30 阅读次数:1328
作者:不是小冷
有一种肮脏的灵魂,游弋在网络的每一个角落,玩着很多号,有正气凛然的,有阴暗到毁灭人心的。
总以为成人的世界里,虽然有气话,会被宽容所代替,有些话说的,未必指某一个人,也不是征对谁?只是一种思想的碰撞,找出一些相同之处,有话题聊聊而已。
有很多时候,能来不是习惯,而是疲惫,说话只是消消心里的闷气,又或许只是向人说一下自己的状态,能到就行。
情人这词很美妙,真不知道怎么定义才算准确,聊得来的未必就是,聊不来的,却有着一些心与心的感应,只是由于双方有了那么一道墙,或许有了一道裂痕,都不愿意去修复,也许是自尊,也许是犹豫,又或许是无奈中的深深缺憾。
真不知道怎么去修复这一种心灵之间的差距,和谐不了,却有深深地吸引,如果再进一步,哪不只是朋友,而是生死同*的地步,再孤独和等待中守望,是一场内心深处的折磨,是一场爱与不爱的较量,不想只因为一时间的寂寞或许孤独,而收获别人、献出自己的心。
这些年走来,有些感情在不经意间的流逝,本可心心相印的心,突然间风云突变,嫁衣红妆而去,从此陌生于街头,参加着她们的婚礼,含泪颜笑,潇洒地装着不在意,可每一次的相遇中,荡在心中的涟漪,不经意的两目碰撞中,那眼神闪着失落的幽怨,让我怒骂起了从情人到朋友这段情感过渡的天真。
也许岁月沉淀下来的心,不只是寂寞,还有一颗不将就的心,一次邂逅的相遇,让人总会难以忘怀,却又欲罢不能,每一天,对着早露晨曦,看着哪已经有些倦了的苍茫大地,从樱花盛开的那几天,到如今的樱桃成熟,总会走出去,让小伙伴陪着,跑到树林里摘樱桃来,青涩也罢,熟透了的也好,摘下几颗,谈着自己不为人知的心事。
小伙伴也许完全不懂我的心事,也不明白我说的话,但他的确是一个好听众,每每喧泄完,都会和他走进他的养殖场,看着哪些活蹦乱跳的家禽,我也替他开心,每人提着一瓶酒,走完一圈都喝得懵懂了,站在高高的山岗上,为他规划一些未来。
他是一个很上进的青年,有着对梦想的狂热追求,我也不歇余力,分享着我两次创业失败的原因,以示对他有所收获,助他成长。
他从开始的抵触,到慢慢有了自己的格局,虽说有部份我的作用,其实和他的努力分不开,我曾说过:“创业不是一般人能玩的,能忍受得住寂寞,抵得住诱惑,还必须有一颗不怕跌倒的心,要承受来自各方的压力,甚至来自家人来朋友的流言扉语,坚持自己的想法并实践,是一个创业者必备的能力。”
他开始不以为然,直到业务开展出来,才感到深深地疲惫,才知道自己学的东西还太多,让他找几个人参与管理,认为人家太过傲气,放不下面子。
关于这问题,几次我都皱了眉头,不便多言,有些事,怎么想?怎么看?得他自己拿主意,最后见他每天心神疲惫,我只能说道:“凡是人才,都有三分傲气,为了你的梦想,为了你的事业,难道就放不下自己的身段?有傲气的人才不可怕,可怕的是一叫就来的,至少你会怀疑,怀疑就不会重用,这是老板和人才相处的大忌,大家都是80后的一代,沟通方便问题不大,多找找共同点。”
小伙伴是个很好的朋友,吸收东西也很快,有时看他忙碌的身影,只能默默地祝福他,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。
每想到此,忍不住问自己,我的天在哪儿?又该去向何处?平凡的人生中,曾经放肆追求的,在一点点远离,包括爱情、友情,甚至让人难堪的亲情。
这三种情缠绕着人的一生,容易因果循环反复,明明在眼前的人,心却天涯海角,坐下来谈,谈过很多次,都是无言而别,总感觉我的话像一个催眠咒,把人都催睡着了,心也催冷了。
亲人是港湾,亲人是倨傲不驯的,身份的不同,总会不经意间的凌驾在一个叫“前辈”的词语上,而且还得听着,应着,最后就是没着落了,听了半天,无非来自攀比和不满,更为甚者,思想“偷尖耍滑”起来,各种技巧层出不断,思之说之为人生大意,实则斗狠拼桑门大,聊聊复聊聊,聊到没得聊。
觉得他们有趣的是,往往是在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,那种投入和专注,有时看到都不得不为他们喝彩,很多东西做得有宗师级水平,不得不由衷赞叹。这一刻的他们,是非常有趣的灵魂,如果你愿意和他们谈在做的事,他们很乐愿和你说,而且不知道疲惫,恨不得把所有的东西都交给你,这就是亲人,可爱而又倨傲的亲人。
记得有次看到奶奶在缝衣,那针线玩得顺溜,动作行云流水,走线游丝,手轻盈柔软,在针线之间翻转飞舞,快速滑动,再加上哪常年形成的习惯,几针之后都会用针头滑一下头上鬓白的头发,像是在磨砺针的锋利,以免针钝。
我是被那副场景带入了一种难以形容的空灵状态,有种被催眠在一个温馨舒适的空间之感,有些心灵上的超脱之气,直到过去几年,当回到家,都会想起那一幕,去奶奶屋里坐坐,可如今,奶奶走了,想她的时候,总会一个人偷偷地到她坟前,坐在坟边,看着远处的蓝天白云,重重山峦,心里在这时感到无比纯净,无比安宁。
奶奶生活在新旧交替的社会,在男权主义的压制下,做着妇女应该有的“三从四德”也忍受着很多不平等待遇,直到她离世那晚,我跪在她床前,无法形容心中的痛,她的晚年过得不是很好,甚至很孤独,因为在我爷爷的心里,她只是一个像佣人一样的人。
我父亲会习惯我爷爷的做法,我叔辈们会习惯,而我却受不了,我只能藏着心事,不去和他们争论“三从四德”的问题,只有把自己关在屋子里,听该听的声音,想着该想的事。
随后不久,爷爷也走了,走的时候我不在他身旁,但见他最后一面的时候,我知道他很愤怒,很不甘,还有深深的后悔,因为奶奶走了,留下了更为孤独的他,也许他在奶奶离去后,没人做了家务,没人为他添衣,才会真正想起奶奶。
更为后悔的,是没为后人留下一些做人准则,没有教育好后人的人生观,以致我父辈们在他离开后反目成仇,刀光相见,几乎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。
因为他的一生,只为后人埋下两颗种子,仇恨私利,让后人无畏的猜忌和争斗,谁也不相信谁。
那时的我,也暗恨爷爷,心里颇为无奈,几乎不想下跪,感到他承受不起我的一跪。
当时认识一个女孩,听了我的话,很耐心地给我讲了一个故事,归纳起来就是宽恕。
我当时很感动,独自跑到爷爷坟前,跪下磕了三个头,呆了一个小时才回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