荣格的‘集体无意识’与‘反相原理’
发布时间:2018/06/07 阅读次数:4305
作者:温長久|
瑞士卡尔.古斯塔夫.荣格(1876一1961)继承弗洛伊德心理学,但不满足于弗氏关于深度心理(潜意识)学说,提出人的一切思想、情感与行为,是由意识、个人无意识、集体无意识三个层次构成的。他认为:意识的本质就是辨别,区分自我与非我、主体与客体、肯定与否定。意识是心灵唯一被个体直接感知的部份,意识的发展过程正是人类的个体化成长的進程。而‘个人无意识’是个容器,人被压抑的诸如令人痛苦的思想、问题、道德焦虑等等‘情结’,都蕰含容纳于‘个人无意识’中。而人类心灵的最深处,拥有一个超越所有文化与意识的共同基底,这就是‘集体无意识’。它的存在与人类生理结构的存在同样古老,它是人从祖先(包含人类祖先、前人类祖先、动物祖先等各个世代)遗传下来的潜在记忆痕迹(即原始意象)的倉库。一个人从出生起,原始意象就己具备,如生存本能,性本能等。荣格后半生倾全部心血研究原始意象,提出诸多原始意象的原型,如巫术原型、英雄原型、魔鬼原型、上帝原型等等。荣格认为:人格的每个组成部份,都有与之相反对立的另一部份。如男人对女人的意象、女人对男人的意象,就是相反对立的,它影响着每个人的气质。例如,内倾与外倾,思维与情感,人格面具与阴影等,都是荣格心理分柝‘反相原理’的范畴,它们的平衡与对立、释放与异化,决定了人的心理健康或分裂失衡。荣格是著名医生,同时著述颇丰,如1912《无意识的心理学》,1921《心理类型》,1933《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》,1958《分析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》,逝世后汇编为《荣格文集》十九卷。荣格于1911年任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第一任主席,是举世公认的心理分析学派的奠基人。